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

2017-08-15 13:07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国务院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等文件精神,推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本政策适用于工商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在开发区,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且承诺10年内不迁离开发区、不改变在开发区纳税义务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含外资)。本政策新入驻企业指2017年1月1日后新迁入或新注册的服务业企业。

第三条对新设立落地的外资服务业企业,实际到位外资100万美元(含)以上并经认定后,给予外资企业实际外资到位额的8‰作为奖励,属于世界500强的企业(以《财富》杂志最近年度公布为准,下同)给予实际外资到位额的10‰作为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第四条对新入驻的服务业企业,当年度开发区财政贡献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按照对开发区财政贡献的100%给予奖励,最多补贴3年;对新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

第五条对新入驻的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健康医疗、文化创意、旅游等服务业企业,购买自用办公用房且年度开发区财政贡献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按购房价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80万元;租赁办公用房自用且年度开发区财政贡献达到30万元以上的,租金按照365元/m2·年的标准给予补贴(租金在365元/m2·年以内的,按实际租金给予补贴),每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最多补贴3年。

第六条支持品牌商标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创名牌,提升企业知名度。凡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奖励;新获得“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不包含复评后的商标、名牌);新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取得注册商标的服务业企业,根据东营市商标品牌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给予同等奖励。

第七条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对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和全国民营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最近年度公布为准,下同)在开发区设立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正常运营一年后,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开办补贴;对省、市大型商贸企业在开发区设立的总部型企业,正常运营一年后,给予一次性30万元的开办补贴。

第八条支持商贸业发展。对新入驻的经营面积5000m2以上且年度开发区财政贡献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正常运营一年后,连续3年给予0.5元/m2·天的房租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新引进且年度开发区财政贡献达到50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给予企业超过部分50%奖励,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最多补贴3年。

第九条支持会展经济发展。支持区内企业举办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且经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批准的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对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展览的企业给予600元/m2的布展补贴;对举办百人以上的国际性、全国性会议的企业给予30万元/次补贴,对举办五百人以上的国际性、全国性会议的企业给予50万元/次补贴。

第十条支持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现有或新入区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对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或离岸服务外包年营业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且服务外包收入达到企业当年营业收入50%以上,按照对开发区财政贡献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第十一条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现有或新入区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奖励;鼓励区内制造业企业将自身涉及的仓储、分拣包装、库管等非主营业务转移到区内专业物流园区,对租赁仓储面积5000m2以上的,连续3年给予转移企业50万元/年的租赁补贴。

第十二条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现有或新引进的文化创意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被国家、省文化部门分别认定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或文化品牌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

第十三条支持医养结合的康复养老产业发展。对新入区设立康复养老机构、面向老年人开展集中居住和照料(护)服务的企业或机构,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书》,达到国家标准且正常运营一年,具有自建产权用房的,按核定床位,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10000元的建设补助;对租赁用房且租用期5年以上、达到前述条件的,按核定床位,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建设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第十四条支持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发展。鼓励区内企业或社会组织举办有影响力、能展示开发区良好形象,经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或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同意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对承办全市综合性体育赛事、文化活动或省级单项体育赛事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承办省级综合体育赛事、文化活动或全国性单项体育赛事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承办全国性综合体育赛事、文化活动或重大国际国内文化体育活动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第十五条提升服务业企业竞争力。鼓励区内服务业企业引进先进资源,与区外上市企业开展股权合作或兼并重组,占股比例在51%以上且承诺3年内不得转股,给予企业一次性30万元奖励。

第十六条对引进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和全国民营企业100强的区内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对引进的投资大、前景好、示范效应强的重大服务业项目及特色小镇(街区)给予奖励,以上奖励经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同意后,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第十七条符合本政策规定的同一项目、同一事项同时符合本区其他扶持政策规定的,按照从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另有规定的除外。获得奖励的涉税支出由企业承担。

第十八条本政策由经济发展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展开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2月,2010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99.15亿元,增长20.1%,增速居全市首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9.7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5.45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38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91亿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4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2亿元,增长29.3%。实现进出口总值29.31亿美元,其中进口27.47亿美元,出口1.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376万美元。 二、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2010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8.4亿元,增长34.8%,产销率达98.2%。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08.47亿元、利税77.04亿元、利润45.28亿元,分别增长39.6%、38.2%和35%,增幅较2009年同期分别提高了9.9、12和8.1个百分点。两金占用比例18.2%,同比下降3%。 三、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 2010年,全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2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2.66亿元,同比增长32.96%,占投资比重的69.6%,较2009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89.61亿元,增长3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55亿元,同比增长21.61%,占投资比重的30.4%,较2009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全区新开工项目71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7个,较2009年增长21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共完成投资76.68亿元,占投资比重的57.56%。 四、骨干企业主导地位日趋明显 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过亿元的达到37家,比2009年同期增加4家。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4家,比2009年同期增加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8.4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29%。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比2009年同期增加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04.2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1%;5~10亿元企业7家,比2009同期增加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8.0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9%。37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91.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6.3%。房地产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分别达到8家和4家。 五、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区内有色金属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43.8%、44.2%、42.6%和49.1%,较2009年分别上升0.4、1.1,3、19.47和8.89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3.4%、3.3%和3.4%。;新能源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2.9%和2.6%,较2009年分别上升2.5、1.9和1.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六、外经贸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0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值293149万美元,增长165.4%,其中出口18469万美元,增长25.5%;进口274680万美元,增长187%。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个,合同外资15274万美元,增长245.3%,实际利用外资10376万美元,增长147.3%。开发区出口形成了以石油装备、纺织、家具、新能源等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出口格局。目前,方圆铜业和天圆铜业已开展加工贸易业务[3],加上传统纺织行业和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业务加工贸易的开展,开发区加工贸易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七、主导产业均衡发展 (一)有色金属产业 2010年,区内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314.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11.35亿元、利润18.73亿元、利税36.36亿元,同比增长59.69%、60.43%、107.81%和200.83%。2010年,在金银铜等金属价格不断冲高拉动下,区内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产值、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较快,分别达到60%、60%和108%。2010年,方圆铜业实现产值167.2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65.60亿元、利税24.04亿元、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18.33%、19.01%、60.27%和12.26%,分别占区内有色金属产业的53.1%、53.2%、66.1%和37.1%。原材料方面:2010年,方圆铜业共进口各类铜原料近54万吨;天圆铜业共采购废杂铜71216.75吨,阳极板71010.73吨。随着铜价的不断上涨,各铜矿开采企业均全力开始开采铜矿,2010年初矿石的供应紧张情况得到很大缓解。产品销售方面:12月份,阴极铜价格为70000元/吨,仍然处于上涨态势。黄金、白银的价格分别为300元/克和6.7元/克,创历史新高。2010年方圆铜业生产精炼铜206982吨,天圆铜业共生产铜线杆59370吨。 (二)石油装备产业 2010年,区内石油装备产业实现产值86.8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3.57亿元、利润4.77亿元、利税6.14,同比增长20.29%、19.73%、-12.48%和-8.36%。受金融危机和钢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区内石油装备产业正处于重拾国内市场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销售转型阵痛期,对区内经济影响有所减弱。2010年,高原公司实现产值6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0.14亿元、利税4.04亿元、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37.47%、40.35%、30.32%和19.28%,分别占区内石油装备产业的71.4%、72%、65.7%和62.3%。 (三)新材料产业 2010年,区内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81.1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7.07亿元、利润8.56亿元、利税9.58亿元,同比增长33.59%、37.8%、19.26%和47.87%。2010年,区内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迅速,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利润同比增长108%,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平均速度高出64个百分点。2010年,华泰化工实现产值39.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8.93亿元、利润2.73亿元、利税3.03亿元,同比增长20.18%、29.64%、-1.09%和-16.07%,分别占区内新材料产业的48.1%、44.7%、31.9%和31.7%。原材料方面:2010年,原盐受天气反常以及雨量较大因素影响,产量大幅缩水,其价格上涨幅度超过30%,2010年达到360元/吨,处于高位。产品销售方面:2010年,全省烧碱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供应量直线上升,但由于下游产业需求量没有增长,甚至有所萎缩,加上进入冬季恶劣天气造成道路状况较差和运输车辆检查较 为严格影响,产品价格一度下跌。2010年,烧碱价格为1875元/吨,较最高价格下降93元。液氯价格为900元/吨,下降幅度比较大。 (四)纺织产业 2010年,区内纺织产业实现产值47.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7.02亿元、利润2.97亿元、利税3.66亿元,同比增长11.02%、6.83%、-12.67%和25.27%。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6.6%、6.7%、6.8%和4.9%,较2009年下降3.(四)3.(三)4.2和4.4个百分点。2010年,受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缩小影响,棉花价格上涨速度较快,细绒棉价格由15500元/吨涨至28000元/吨,长绒棉价格由25000元/吨涨至47000元/吨,造成整个纺织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上扬。2010年,天信纺织实现产值42.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1.50亿元、利润2.81亿元、利税3.46亿元,同比增长8.02%、8.04%、-5.39%和-4.95%,分别占区内纺织产业的88.5%、88.3%、94.7%和94.4%。原材料方面:2010年,天信生产经营未受到高价棉冲击,库存棉和公司早期签订的期货美棉保障了公司的正常运营。2010年第一单到岸美棉价格为细绒棉19000元/吨,长绒棉30000元/吨,第二单为细绒棉22000元/吨、长绒棉37000元/吨,虽然价格有一定幅度上涨,但与市场高价棉相比公司运营成本压力相对比较小。产品销售方面: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11月份相关纺织产品较10月份上涨20%,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下游客户在购入原材料是持谨慎态度,造成部分高端产品销路有所回落,价格较11月份又下降10%左右。2010年,天信公司共生产纱39379.00吨、布6389.00万米。 5、零部件产业 2010年,区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4.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3.02亿元、利税2.52亿元。2010年,区内汽车产业发展处于起步状态,但发展迅速。12月9日,广汽吉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广汽和吉奥汽车的全面合作正式展开,标志着区内整车制造产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加上博瑞制动、宏达内燃机等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初步形成。2010年,吉奥汽车实现产值21.2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27亿元、利税2.33亿元,分别占全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85.9%、92.4%和92.5%。2010年,吉奥汽车共生产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9952辆、载货汽车16192辆。 (六)电子信息产业 2010年,区内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8.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58亿元、利润3.03亿元、利税3.08亿元。2010年,区内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性发展,产值、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0%、95%和658%。 汽车防盗器:2010年,宝力通信实现产值5.3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87亿元、利润2.14亿元、利税2.16亿元,分别占全区电子信息产业的66.5%、56.7%、70.6%和70.1%。2010年,宝力公司调整销售策略,合作伙伴由汽车专营4S店转为汽车生产厂商,2010年针对本田及丰田部分车系生产的专用产品已经试生产。2010年,宝力公司共销售汽车指纹防盗器2万台、电脑指纹数码保护神40万台;软件方面:2010年5月,软件园投入使用以来,已有甲骨文、IBM、大唐软件、胜利软件、通达动漫、鼎创信息等45家优秀IT企业签约入驻,其中35家企业入驻正常办公。目前,园区共有登记备案服务外包企业8家,承接服务外包合同21份,合同金额310.22万美元,其中离岸合同金额190.9万美元,占外包业务合同总额的61%,执行合同金额146.06万美元。 (七)新能源产业 2010年,区内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24.8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11亿元、利润1.14亿元、利税1.35亿元。 风电产业:原材料方面:2010年,伴随钢材价格的快速上涨,风电企业主要原材料钢板和法兰的价格上涨速度过快。目前,钢板价格为5700元/吨,处于高位。2010年,中凯风电实现产值10.4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22亿元、利润0.36亿元、利税0.38亿元,分别占全区电子信息产业的42.2%、45.9%、31.9%和28.4%。2010年,中凯风电共采购钢板桥6万吨,法兰600套。产品销售方面:目前,风力发电塔架平均价格为104.94万元/套,2010年全年,中凯风电共销售风力发电塔架638台套。光伏产业:2010年,伏达太阳能实现产值0.5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0.42亿元,分别占全区新能源产业的2.1%和3.3%。原材料方面:2010年,受光伏产品市场前景较好影响,国内光伏企业数量增长迅速,造成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速度太快,且较难采购。目前多晶硅、多晶硅电池片和单晶硅电池片价格分别为63万元/吨、9.5元/瓦和8.5元/瓦。产品销售方面:由于光伏产品的主要销售期集中在5~11月之间,季节性较强,加上国内光伏类产品产量增长较大,造成12月份光伏产品价格有一定的下跌。目前,组件价格为12.6元/瓦,硅片价格在17元/片,较11月份分别下跌3.4元和4元。2010年,伏达太阳能公司共直接出口组件5.2兆瓦;泰岱光伏出口组件2兆瓦,国内销售硅片200万片。 八、贸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10年,全区贸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82亿元,同比增长15.5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9.7亿元,同比增长18.1%。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55.8亿元,其中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机电产品类、服装类分别实现年销售额43.7亿元、8.2亿元、2.9亿元、473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0.56%、10.61%、2.3%、3.16%。其中成品油和汽车及零配件销售额分别占开发区总销售额的53.29%和20.4%。 九、金融信贷投入保障性增强 2010年,各金融机构累计为区内企业发放贷款191.6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贸易融资及其他贷款分别为87.5亿元、52.7亿元、40.9亿元和10.4亿元。表外业务43.3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22.4亿元、信用证21.3亿元。恒通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22笔,共计8.99亿元。鑫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提供133笔互助资金业务,共计6.18亿元。 十、财政税收增长迅速 2010年,全区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7.27亿元,预算内财政支出12.07亿元,分别增长86.8%和128.1%,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实现地税收入5.85亿元,增长104.5%,增速居全市首位。国税收入6.04亿元,增长44.6%。 东营经济开发区已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亮点,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示范、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 十一、目标定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了“转型升级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全面保增长保运行保稳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全力推进事关开发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解决制约开发区发展的关键问题,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快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15亿元,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80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年均增长8%;进出口总额60亿美元,年均增长6%,确保发展质量取得明显提升、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产业发展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了主体产业区、东八路东产业园、临港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四个产业园区和府前街金融聚集区、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三个特色聚集区,着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了特色产业突出、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体系。 (一)有色金属产业,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铜产量列全国第四位。 (二)石油装备产业,成为国内产品最全、技术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新材料产业,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和碳纤维材料生产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山东省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四)新能源产业,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新能源电池、燃气发电、LED等新能源产业集群。 (五)金融、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开始提速,服务业比重占到全区的22.3%,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2.72亿元,增长6.6%;完成工业总产值1699.15亿元,增加值增长7.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亿元,增长1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26亿元,增长5.1%。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
订阅招商网络邮件周刊,每周行业资讯,最新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为您推送

全部

招商资讯

载体信息

产业园区

优惠政策

研究报告

项目播报

订阅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产业扶持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